Wednesday, January 22, 2014

冬日易誘發中風

每年12月到第二年3月,是中風的高峰期,步入中年要留意,高脂、高血壓和高糖人士尤其易中招。

損害腦功能 失去活動能力

中風分為兩類:

1) 缺血性中風

由於腦部血管栓塞,血液無法流通,腦細胞缺血死亡,造成永久性神經損害,導致身體部分機能失去活動能力。

2) 出血性中風

因腦血管爆破,血液不斷擴大到周圍腦組織,直接影響腦部重要部分,後果更嚴重,亦有較高死亡率。

冬季血壓升  中風高峰期

冬天有更高發病率,原因是於寒冬的天氣下,血管會收縮來減少體溫流失,而且出汗量減少,間接提升血壓,若本身已有血管硬化,腦部脆弱的微細血管更易不勝負荷,隨時破裂中風!血指或膽固醇水平高,會增加血液黏稠度,增加心臟負荷,間接提升血壓。中年人士、高血壓、心臟病、糖尿病患者及肥胖人士是高危一族,應多加留意。

預防中風6招

1. 戒除吸煙、喝酒、因吸煙會直接增加心腦血管風險,影響力比任何因素還高。
2. 均衡飲食,每日2份水果,3份蔬菜。
3. 控制體重,維持正常BMI及腰圍,遠離中央肥胖。
4. 定期身體檢查,如「血管年齡檢測」,監測健康狀態。
5. 保持情緒穩定,避免心情激動。
6. 每日規律運動。

Omega-3脂肪酸可穩定血壓

若不想成為中風高危一分子,平日飲食需要節制,定時定量,減少高鈉高脂的食物,高鈉食物不單指醃製及罐頭食物,近日連炒麵、點心也列入高鈉食物的榜首,而煎炸食物會加快血管硬化,外出飲食人士需多加留意。另外,美國心臟協會建議每周攝取兩份深海魚類的Omega-3脂肪酸,因Omega-3脂肪酸可減低血脂水平、暢通血管、穩定血壓。

總括而言,冬天只是增加發病機會的因素,並非中風主因,所以要預防中風,應從日常生活調理,非一朝一夕、或單靠藥物便可上處理的事。


《資料提供:陳亨利醫生》


摘錄自SQUINA<Life生活誌> Winter 2013 醫生專欄

No comments:

Post a Comment