Thursday, September 10, 2015

「我好想死」如何分辨真定假?




來自 10.9.2015 蘋果日報




「做人咁辛苦為乜」、「有時真係唔想做人」,都市人工作與生活壓力沉重,經常將「死」字掛在口邊,但如何才能分辨身邊人真有尋死意圖,能及時開導,抑或只是開玩笑純粹發洩。精神科醫生表示,臨床上多數有自殺意圖的病人都曾向旁人透露「想死」,但除了這類負面想法外,也要觀察其他表現,例如性格變「自閉」,減少外出或不願與人溝通,加上歷重大事件如離婚、失業等,身邊人都要多留意。
記者:梁麗兒

精神科專科醫生李德誠表示,一般人因工作辛苦,隨口戲言「要死」或「做到想死」,說話時態度並不認真,多數只是講笑、「呻下」或衝口而出。但若同時有其他症狀便要多加留意,例如傾談間透露生活遇到困難、好辛苦,或表達「做人好灰」、「最近好唔掂、好差」,就要認真處理,宜「慢慢坐低傾」,了解對方是否有尋死的想法,或建議當事人求醫。

自殺病人出事前,最初通常只是有輕微想法,例如感到辛苦時,會有數秒時間諗起「想死」,甚至跟家人朋友說:「我終於知道果位明星點解會跳落嚟」,將自己與一些自殺人士扯上關連。隨着「想死」諗法越來越多,下一步或會比較不同死法,病情再差可能會作出行動,包括為自己準備身後事。

一般人其實好難分辨身邊人有否真有尋死意欲,只能在與對方傾談之間尋找蛛絲馬跡。李指,部分人會比較高危,例如失業、退休、單身或離婚、伴侶剛過逝、近期承受很大打擊、長期受壓、長期病患者如受痛症困擾,均為自殺高危族。身邊人應多留意他們的精神狀況,及有否上述想法或尋死字眼。

病情屬中度或以上的抑鬱症患者都是自殺高危一族,李指,家人朋友平日可留意患者的精神狀況有否變差,包括情緒波動如容易「爆喊」、忟憎或發脾氣、精神憔悴、身體消瘦,不願與人對話或無法與身邊人溝通,減少外出等,也反映病情轉差。觀察眼睛也是另一關鍵,例如眼神變得恍惚、有黑眼圈或眼肚,顯示睡眠質素差、失眠。若發現身邊人有自殺傾向,應及早帶往精神科醫生求診,由專業人士判斷病情及提供適當治療,例如要否住院或24小時監察。

No comments:

Post a Comment